分享到社交媒体:

本文首发于「BOB官方网站」,转载请参考版权声明


01 电梯里

“阿姨包包上挂着一个小挂饰,好看吧?”身后传来温柔的男士声音。

“一个小小小...挂饰。”紧跟着是一个稚嫩的小男孩的声音。

回头看了一眼,是一家三口,小朋友大概4-5岁的样子,对我包上的小挂件感兴趣。

“对,小挂饰就是一个小饰品,装饰用的。”小孩爸爸温柔地跟小男孩解释。

“我也要买买买...买…一个小挂饰。”小孩可爱地说道。

“你说话别那么着急!”小孩的妈妈忍不住了。

“给你买个小挂饰吧” 小孩爸爸继续温柔地说道。

“太太太...太好啦!”小男孩非常高兴。

“叫你别那么着急,小点声说话!”小孩妈妈声调提高了八度。

电梯人越来越多。

“电梯人多,咱小点声说话。”小男孩爸爸还是非常温柔。

“¥##(&)*)”小男孩再次叽里呱啦说了一堆,当然还是有些重复词语出现。

“你慢点说!”小孩妈妈已经出离愤怒了。

“咱慢慢说,不着急。” 小孩爸爸仍然没有着急生气。

电梯到一楼了,身后继续传来小孩妈妈的声音,要他说话别那么着急,小点声……可是,这位妈妈自己却控制不住着急、控制不住要大声地教育孩子。

全程听下来,从一个旁观者来看,这个小朋友其实挺可爱的,喜欢积极的表达,应该得到鼓励,而这位妈妈的焦虑让她没法看到小朋友的优点,就知道说他... 爸爸全程都是很有耐心的引导,既不失面子,也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,是做得非常棒的。

02 肯德基午饭时间

一对母女进来在我们旁边桌子坐下,没有点任何吃的喝的,只见小朋友拿出一本数学练习册开始做,妈妈坐在对面盯着她做题。

瞄了一眼是四年级的S+级别,这是某培训机构奥数培训班仅次于最高级别的第二级别水平,是相当厉害了。再一看,那小姑娘不像是四年级孩子呀~问之,原来,小朋友是一升二年级的(暑假)……那就更厉害了!

小朋友一直在认真的做题,旁边的妈妈显得有些着急,听到最多的话是“快点”、“快点”、“你能快点吗?”……

在我看来,这小姑娘已经很不错了,饭点在饭店,她没有吃,没有玩,也没有开小差,只是她需要思考时间,可能因此稍微慢了一点点。

从旁观者的角度,很容易就感觉到了这位妈妈的焦虑心情。小姑娘对妈妈的催促好像也没表现出啥,不知道是习惯了,还是在默默忍受……

03 反思自己

其实,上面这些场景并不陌生,在自己与小朋友的斗智斗勇过程中也是反复多次出现。作为旁观者的时候,很容易就看到了问题,可是到自己身上确实很难控制好。

我们大人着急赶时间,可是小朋友并不能理解,他还是不急不慢地,眼看着时间一秒秒地溜走,很难做到不发火。其实,我们眼中的小朋友磨蹭、不专注、沉迷游戏等等,都是有其背后的原因的,如果只看到事情的表象,再结合自己的焦虑,那一定是无法解决。只有我们跳出来,试图以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,尝试去发掘小朋友背后真实的需求,才有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。

育儿不易,做父母太难,这是一项需要不断试错、持续改进的技能。

继续努力吧,跟小朋友一起成长。


本文首发于「BOB官方网站」,转载请参考版权声明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